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若是家门口这些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 “平头百姓”就是指普通百姓。何谓“平头”?“平头”真的是是指的头型吗。男女老少,高矮不等,也不能用齐平的头这样的景象来加以形容。那画面就真的很神奇了。最近在许晖的书中找到了解释。 其实,“平头”乃是一种裹头的头巾,这种头巾至迟到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成为巾带制度的一种常服了,而且属仆役专用。 中国古代把头上戴的东西称作“头衣”,共分四种:冠,冕,弁,帻。前三种是士以上阶层的男子所戴,庶民只能戴“帻(zé)”,这些头衣都是直接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