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创“太上皇”制:解父子礼仪难题,延用两千年 刘邦平定天下、登基称帝后,面临着一道特殊的礼仪难题。按封建礼制,君臣之礼高于父子之礼,身为臣子的父亲刘太公,每次见到身为皇帝的刘邦,都需行跪拜之礼。 刘邦虽为帝王,却不愿父亲向自己下跪,一来违背孝道伦理,二来恐落得“不敬亲”的非议。为破解此困局,刘邦想出一妙招——册封父亲刘太公为“太上皇”。 “太上皇”虽无实际军政权力,却在礼仪上享有极高地位,位次居于皇帝之上。如此一来,刘太公无需向刘邦跪拜,反而由刘邦以父子之礼朝见父亲,既维护了皇权秩序,又兼顾了人伦孝道。 这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