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不知春 问草何故绿 郎骑竹马来 两小无嫌猜 KISS 哥哥带点笑,妹妹头抬高,弟弟别吃糕 今年几岁? 垂髫村女依依说,燕子今朝又作窼 唯有旧巢燕,主人贫亦归 柳下相逢握手手 衔泥带得落花归 翠拂行人首 春风杨柳唱歌声 春日游 杏花吹满头 踏青挑菜 来源:老年日报微信公众号
儿童不知春 问草何故绿 郎骑竹马来 两小无嫌猜 KISS 哥哥带点笑,妹妹头抬高,弟弟别吃糕 今年几岁? 垂髫村女依依说,燕子今朝又作窼 唯有旧巢燕,主人贫亦归 柳下相逢握手手 衔泥带得落花归 翠拂行人首 春风杨柳唱歌声 春日游 杏花吹满头 踏青挑菜 来源:老年日报微信公众号
一问三不知是一个汉语词汇,现指怎么问都说不知道。三不知,指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另外,一问三不知也有装糊涂,假装不知道的意思,有明哲保身的意味。出自《左传》。 一问三不知也有装糊涂,假装不知道,故意不告诉对方的意思,有明哲保身的意味。还有不知其然,不知其所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意思。 句子出自于古代春秋末期鲁国人左名明的《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 出处: 公元前468年,晋国的荀瑶率兵攻打郑国,齐国为防止晋国强大,就派陈成子带兵援郑。 两军对垒之际,有个名叫荀寅(中行文…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到了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节来了。据说,这个节日原本起于游春,后又逐渐增添了理发等民俗活动。此时万物复苏,是开始农耕的最佳时机。 为啥这个时候要去理发?为什么要吃饺子?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郑艳认为,民间曾经流传着“正月不理发”的习俗,“二月二”理发是希望精神百倍迎接未来的日子。 至于吃饺子,则是因为它原本就是很多人熟悉的节日食品,加上外形很像耳朵,所以此时吃饺子就叫做“食龙耳”,人们期待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01 为啥时间是二月初二? 在中国传统节日体系中,“二月…
“琴棋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四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它们分别指的是古琴、围棋或象棋、书法艺术和国画或山水画。以下是对这四种艺术形式的详细阐述: 一、琴 “琴”在“琴棋书画”中特指古琴。古琴,又称瑶琴、玉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中国古代,古琴不仅是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重要工具,更是他们表达情感、寄托志向的载体。 二、棋 “棋”在“琴棋书画”中主要指的是围棋或象棋。围棋起源于中国,是一种策略性极强的两人对弈游戏,被誉为“弈中之王…
在咱们日常生活中,要是等人等久了或者事情办晚了,常常会听到一句抱怨:“黄花菜都凉了!” 这句话通常被用来比喻错失时机,委婉地表达自己的不耐烦。但这跟黄花菜有什么关系?黄花菜凉了又会怎样呢? 黄花菜虽然听起来很土,但它还有几个高大上的名字:“萱草花”、“忘忧草”或“解忧草”等等。 西晋时期张华曾在其《博物志》中提到: “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 因此古人认为黄花菜食用之后能解忧消愁,忘却烦恼。 唐代诗人孟郊也在《游子》一诗中写道: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意思是游子在外漂泊,母亲…
农业——神农氏 蚕业——马头娘、嫘祖 织业——黄道婆、织女 渔业——伏羲、海龙王、姜子牙 商业——财神爷(财神赵公明;文财神比干、武财神关羽;五路财神何五路) 纸业——蔡伦 笔业——蒙恬 陶业——范蠡 铸业——李老君 盐业——葛洪 酒业——杜康 醋业——帝子 水业——水母娘娘 屠业——张飞、樊哙 厨业——詹王、易牙、灶君 药业——孙思邈 医业——华陀 染业——梅葛二仙 车行——马王爷 牛行——牛王爷、龚遂 自行车行——哪吒 理发业祖师——吕洞宾 罗祖; 裁缝业祖师——轩辕氏; 火腿业祖师——宗泽; 木匠业祖师——鲁…
一般认为,哪吒为托塔天王李靖的第三子,所以我们称呼其为“三太子”。 可“太子”在古代一般是帝王继承人的称呼,李靖并非皇帝,且哪吒为第三子,为什么叫“三太子”呢? 这得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就是:李靖的儿子为什么能叫太子? 哪吒为什么叫“太子”? 从源头上来说,哪吒在《封神演义》中虽然是李靖的儿子,但哪吒的原型实际上是来自佛教的护法神、释迦牟尼的弟子“那咤”,全名“那吒俱伐罗”,为梵文“Nalakūvara”的音译。 在佛教中,那咤是佛教“四大天王”之一“多闻天王”的第三子,多闻天王也叫“毗沙门天王”,为佛教的护法天…
古时民间,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叫张三的人,好不容易攒了三百两银子,他很害怕银子被人偷走。 于是把钱埋在屋后,又在旁边立了个牌子:此地无银三百两。 隔壁王二看到了牌子,很好奇,晚上偷偷来到张三屋后,看到了牌子,灵机一动,挖了起来。 三百两银子被王二挖走了,为了避免引人怀疑,王二也在旁边立了块牌子:隔壁王二不曾偷。 第二天早上,张三看到牌子,恍然大悟:自己的银子被王二偷走了。 明明是为了掩盖事实,反而暴露了真相,“此地无银三百两”成为一个成语,成为笑谈。 七字的成语,除了“此地无银三百两”,你还知道哪些呢? 以下12…
策划制作 来源丨好奇博士(ID:haoqi238)审核丨刘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文学院 教授 来源: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