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窝文化知识

  • 首页
  • 汉语拼音
  • 字词归纳
  • 名句名篇
  • 历史典故
  • 文化常识
  • 琴棋书画
村窝
这里是地球村里的安乐窝,一个介绍文化知识的网站。
  1. 首页
  2. 历史典故
  3. 正文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分别指哪里?其典故跟神话与《诗经》有关

2025年7月8日 13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文·段宏刚
世界上寓意美好的祝福语有千千万,但当一个人在祝福别人,说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祝福语时,听者心里肯定会如同吃了蜂蜜一样甜蜜和温馨,因为这个祝福语所表达的感情色彩与美好寓意太浓厚了。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意思是说,福气如同东海那样浩大,用之不竭,寿命如同终南山那样长久,永远长生不老。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水是最无私的物质,它无时不刻滋养着万物,却不与万物争夺利益,因此,就有了“上善若水”的说法。
而海洋又是许许多多的水构成,它的包容性是十分博大的,所以,人们常用“海纳百川”来形容一个人博大宽广的胸怀。
“福如东海”里边的东海,实际上跟我国当前东海的地理位置差异不大,包括今日东海、黄海和渤海在内的广大区域,其典故跟我国神话故事有关。
自古以来,太阳从东方升起,太阳升起后,大地上的万物接受着阳光的普照,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活力,因此,在古人看来,东方是一个吉祥方位。
我国许多神话故事中,把东方看做一个神圣的福地,比如,在名著《西游记》里,在东海中有一个蓬莱仙岛,岛上居住着福、禄、寿三位神仙,他们分别象征着幸福、名利和长寿,是人们最喜欢看到的三位神仙。
其中,“福神”头上戴着红色官帽,右手抱着小仙童,左手捧着玉如意,是仙界的一品天官,他的职责是为人间赐福。“禄神”带着镶有宝石的官帽,身宽体胖,右手捧着如意,寓意为人们带来高官厚禄和财源滚滚。“寿神”是一名拥有白色长须的寿星,他右手捧着仙桃,左手拄着龙头手杖,寓意为人们带来长命百岁和平安健康。
福、禄、寿在民间拥有崇高地位,当人们面前出现这三位神仙时,预示着事事如意,心想事成,方方面面的运气、福气和财气如同大海一样取之不尽。
“寿比南山”中的“南山”,实际上是指今日陕西西安以南30多公里之处的终南山,其典故跟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有关。
《诗经》是由东周时期的文人编著,里边共收录各种形式的诗歌300多首,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500多年的的社会背景和人文历史,内容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其中,《风》是周朝的民间歌谣。《雅》是雅乐,细分为《小雅》和《大雅》,是周朝礼乐文化下的宫廷音乐。《颂》是周朝王孙贵族做祭祀活动时的赞歌。
《诗经·小雅》里,有一首诗歌名叫《天保》,此诗是周宣王的老师召伯虎(召穆王)祝福君王的赞歌,希望周宣王以身作则,励精图治,做一个长寿的、有作为的、受民众拥戴的君主。此诗最后一句为: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周宣王出生在东周都城镐京(今西安),是东周第11位帝王,在中青年时期,他确实为周朝做出了不少贡献,比如,他整合各个诸侯的力量,相继讨伐了对周朝有威胁的周边国家,使周朝获得了较长和平时期,国力恢复了不少,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作“宣王中兴”。
老师召伯虎看到学生周宣王是一个可塑之才时,就写了这首歌,希望学生能像终南山那样长寿,为周朝继续尽心尽力,造福于百姓。
随着人们口口相传,这两个典故最终形成了固定成语——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来源:百度百家号-鸿鹄迎罡
标签: 暂无
最后更新:2025年7月8日

admi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点赞
< 上一篇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分别指哪里?其典故跟神话与《诗经》有关 “五花八门”是什么意思?指的是哪五花?哪八门? 爆竹的前世今生,从真烧竹子到火药发明之后的鞭炮年俗 为何象棋中“将”与“帅”不能碰面 原因很简单, 和一个故事有关! 风筝与古筝:从历史到名称的渊源 俗语“不撞南墙不回头”中的“南墙”,到底是指什么墙? 为什么是“装蒜”,而不是“装葱”或者“装姜”? 古代的更夫是如何判断时间的?他们除了打更,还有项更重要的任务 “压轴戏”是不是最后一个节目? 无事不登三宝殿?那哪些事情可以登? 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的驷: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文读懂姓、氏、名、字、号
中国古代纪年月日中国古代官职类文化常识汇总中国各个城市别称大全,古称别称和雅称150条千古流传的对偶佳句上厕所为什么用“上”,下厨房为什么用“下”?两者有何不同?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什么是“三教九流”?66个必备中国文学常识元旦诗词6首,6种人生情境说说腊八节2024年十大语文差错公布!超长古诗文9关挑战
寺庙寺庙,“寺”和“庙”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俗语“不撞南墙不回头”中的“南墙”,到底是指什么墙? 中国各个城市别称大全,古称别称和雅称 “打油诗”打的是什么油?酱油还是菜油? “雕虫小技”,雕的是什么“虫”? 为什么说“不管三七二十一”,而不是四七二十八呢? 李靖不是皇帝,为什么哪吒叫“三太子”? 关于踏青的诗句 《吕氏春秋》里的智慧 国学经典名句 超长古诗文9关挑战 象声词总结
本站QQ群: 73530681
建站是情怀!本站所转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有益信息宣传中国文化,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并且我们已标明出处,若有侵犯,请联系:readweb#qq.com (#换成@)删除。

COPYRIGHT © 2022 cunwo.cn.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

黔ICP备0700126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