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窝文化知识

  • 首页
  • 汉语拼音
  • 字词归纳
  • 名句名篇
  • 历史典故
  • 文化常识
  • 琴棋书画
村窝
这里是地球村里的安乐窝,一个介绍文化知识的网站。
  1. 首页
  2. 历史典故
  3. 正文

风筝与古筝:从历史到名称的渊源

2025年7月3日 138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放风筝,这项自古以来的民间传统,在秋季尤为流行。随着天气逐渐干燥、气候转凉,加上适宜的风力,放风筝成为人们乐此不疲的活动。然而,关于风筝与古筝同名却一为乐器、一为空中之物,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01风筝与古筝的历史渊源

> 传统与历史背景

放风筝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在古代,风筝被称为“纸鸢”,名字来源于它在空中飞翔时发出的声音,仿佛乐器的鸣奏。据《韩非子》记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墨子曾制作名为“木鸢”的风筝雏形,这一发明后传给他的弟子鲁班,鲁班巧妙地将制作材料替换为竹子,经过火烤弯折,精心制成喜鹊模样。传说这种“木鸢”不仅能够连续飞行三天,还能载人升空,《渚宫旧事》中就记载了鲁班曾乘木鸢窥探宋城的故事,虽然这种说法可能带有夸张成分,但它无疑为风筝的演变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纸鸢的演变与军事应用

关于纸鸢的发明,有记载表明其起源于汉初。根据宋代高承所著的《事物纪原》,汉初时期,刘邦征讨陈豨,韩信欲谋反,便利用纸鸢来测量未央宫的距离。然而,这种说法存在诸多疑点。毕竟,纸鸢的制作需要纸张,而西汉时期纸张尚未广泛普及,尤其是粗糙的麻纸。因此,那时的纸鸢更可能是用丝绢或牛皮等材料制成。真正意义上的“纸鸢”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并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据南史《侯景传》所述,公元549年侯景之乱时,梁武帝被困于建邺。有人向太子萧纲建议利用纸鸢求援,即制作纸鸢,系上长绳,将密诏藏匿其中。然而,这一计划最终被叛军发现,未能成功实施。

> 唐代发展与名称演变

到唐朝时,放纸鸢已成为民间广受欢迎的娱乐活动。唐代文学家杨誉曾创作《纸鸢赋》,而大臣元稹的诗句中也描绘了童子牵线放纸鸢的场景。然而,“风筝”这一名称的出现要晚得多。在唐朝,人们所说的“风筝”并非指我们如今所见的天上飞的风筝,而是指屋檐下的檐铃,类似于现今的风铃,当风吹过时会发出悦耳的声音,有时也被称为“风琴”或“风引”。例如,李白的诗句中便有“两廊振法鼓,四角吟风筝”的描述。

> “风筝”命名的由来

到了明代,诗陈沂在《询刍录》中提到,“风筝”即为纸鸢,又被称为风鸢。最初,李邺在宫中制作了纸鸢,以线牵引着玩耍。后来,他在纸鸢的头部装上了竹笛,使得风吹入时能发出如筝般的声音,于是人们便称之为“风筝”。李邺在纸鸢上加装竹笛,使其能够发声,从而被称为“风筝”,名称自此与纸鸢并行使用。

如果我们今天要放飞真正意义上的风筝,那它还应该配备一些音乐元素,使其能够发出声音,这样才更符合“风筝”的名称。否则,或许我们更应该称之为“纸鸢”。

来源:百度百家号-小柠檬的日记
标签: 暂无
最后更新:2025年7月3日

admi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新官上任三把火你可知是哪三把火呢? 古代学子没有考中,为何叫“名落孙山”?“孙山”是指哪座山?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当中皮匠是谁?原来被骗了这么久 宫保鸡丁里“宫保”是个什么称呼?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分别指哪里?其典故跟神话与《诗经》有关 “五花八门”是什么意思?指的是哪五花?哪八门? 爆竹的前世今生,从真烧竹子到火药发明之后的鞭炮年俗 为何象棋中“将”与“帅”不能碰面 原因很简单, 和一个故事有关! 风筝与古筝:从历史到名称的渊源 俗语“不撞南墙不回头”中的“南墙”,到底是指什么墙? 为什么是“装蒜”,而不是“装葱”或者“装姜”? 古代的更夫是如何判断时间的?他们除了打更,还有项更重要的任务
中国各个城市别称大全,古称别称和雅称150条千古流传的对偶佳句上厕所为什么用“上”,下厨房为什么用“下”?两者有何不同?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什么是“三教九流”?66个必备中国文学常识元旦诗词6首,6种人生情境说说腊八节2024年十大语文差错公布!超长古诗文9关挑战说说除夕“我的生肖到底属啥?”这事儿竟然是有国家标准的!
小学语文1-5年级必须掌握的400个成语及解释 中国古代的“圣”和“第一” 55句“古诗词之最” 100条绕口令 “十恶不赦”指哪十恶? 诗词中常见的20个意象,如诗如画! 清明节相关的古诗及谚语 为什么说“黄花菜都凉了”?黄花菜凉了会怎样? “逐鹿中原”为什么是逐“鹿”,而不是其他动物?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胡说八道”说的是哪八道? AABB、ABAB、ABCC、AABC、ABAC、ABB、AAB式词语大全
本站QQ群: 73530681
建站是情怀!本站所转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有益信息宣传中国文化,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并且我们已标明出处,若有侵犯,请联系:readweb#qq.com (#换成@)删除。

COPYRIGHT © 2022 cunwo.cn.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

黔ICP备0700126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