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说“十恶不赦”,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十恶”又是指哪十种恶行呢?为什么这十种恶行不能赦免呢?
“十恶”,最初是佛教用语,指十种招致地狱、俄鬼和畜生“三恶道”苦报的恶业,行“十恶”而程度严重的,要受大苦报。故又称“十恶业道”。《佛说未曾有经》说,“十恶”为:“起罪之由,为身、口、意。身业不善:杀、盗、邪淫;口业不善:妄言、两舌、恶口、绮语;意业不善:嫉妒、嗔恚、傲慢邪见。是为十恶,受恶罪报。今当一心忏悔。”
后来“十恶”被用来形容一个人恶贯满盈,“十恶不赦”,表示这个人罪大恶极、不可饶恕。在现代汉语中,“十恶”泛指重大的罪行。
但是,在中国古代,“十恶”却是实有所指的。那么,“十恶”到底是指哪十种罪恶呢?
有律法规定的“十恶”,制定于1300年前的北齐。到了隋唐时期,内容略有增删,并正式定名为“十恶”,写在法典的最前面。以后经历宋、元、明、清各代,都规定犯了“十恶”罪不能赦免。
“十恶”罪具体指的是:
1.谋反。企图推翻朝庭。对统治阶级来说,谋反罪历来都是最不可容忍,最不能饶恕的。
2.谋大逆。毁坏皇室的宗庙、陵墓和宫殿的谋大逆。古人以忠孝治国,所以侮辱皇室的先人是大不敬。
3.谋叛。背叛朝廷的谋叛罪。这与第一条的谋反罪不同。谋反是要推翻统治者,谋判责不一定是要推翻统治者,而是背叛统治者,投降或勾搭外敌。
4.恶逆。殴打和谋杀祖父母、父母、伯叔等尊长的恶逆罪。着还是与古人讲究的忠孝有关。
5.不道。杀一家三口,而被杀者都不是应判死刑的;或肢解人。
6.大不敬。冒犯帝室尊严的大不敬罪,包括偷盗皇帝祭祀的器具和皇帝的日常用品,伪造御用药品以及误犯食禁等违法行为。
7.不孝。对直系亲属的不孝行为,比如打骂、虐待父母,或在守孝期间结婚、寻欢作乐等,就构成不孝罪。
8.不睦。谋杀亲属,或女子殴打、控告丈夫等不睦罪。
9.不义。官吏之间互相杀害,士卒杀长官,学生杀老师,女子闻丈夫死而不举哀或立即改嫁等不义罪。
10.内乱。亲属之间通奸或强奸等内乱罪。
可以说,“十恶”之罪直接危害了君权、父权、神权和夫权,危害了封建专制制度,所以,“十恶”罪确立后,历代封建法典皆将之作为不可以得到赦免的重罪。由于其影响深广,所以人们一接触到罪恶大、不可宽恕的事情,很自然就想到“十恶不赦”这个词。
来源:历史典故老徐说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