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窝文化知识

  • 首页
  • 汉语拼音
  • 字词归纳
  • 名句名篇
  • 历史典故
  • 文化常识
  • 琴棋书画
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

“青梅”和“竹马”为什么是一对?

“青梅竹马”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从小一起玩耍、亲密无间、宛如天生一对的两个人。 “青梅”指的是尚未成熟的梅子,其色泽青翠,形状略似李子。这种梅子一般不直接食用,人们将其用来制作酸梅汤或者酿成梅子酒,比如曹操“煮酒论英雄”所煮的酒就是青梅酒。 至于“竹马”,则是古时候男孩子们玩的一种玩具,最早在《后汉书》中有所记载。而在唐代之后多以竹马舞、竹马戏等形式流行。 实际上,竹马不过是一根竹竿,顶部装饰成马的形状,男孩子们骑在上面,仿佛真的骑在马上。这幅画面,有点像骑着扫把的飞天女巫...... 那么,树上的青梅与玩具竹马…

2025年3月20日 0条评论 951点热度 0人点赞 admin 阅读全文
文化常识

春分|春色正中分,人间恰良辰

如果惊蛰是一首唐诗,那么春分便是一阕宋词。北京时间3月20日17时1分将迎来春分节气,它是春天的中点。此时节,北方初暖,江南未热,似乎进入了一个刚刚好的天气状态。 春分,是春季的第四个节气,春色从此分,春意从此浓。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二十四节气首先有二分:春分和秋分。概括了一年四季以及立春等八个重要节气的“四时八节”说法,与二分直接相关,而春分又是二分之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春色正中分,人间恰良辰。在这个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大好时节,沐浴着春分的阳光,愿每一个人都能心怀明媚,步履不停,追寻光…

2025年3月20日 0条评论 623点热度 0人点赞 admin 阅读全文
历史典故

“逐鹿中原”为什么是逐“鹿”,而不是其他动物?

自古以来,得中原者得天下,“逐鹿中原”就是争夺天下之意。但是怎么也想不到,“鹿”这种温顺的动物是如何跟天下产生联系的,为什么不是逐老虎、狮子呢? 跟“逐鹿中原”相似的成语还有“问鼎中原”,相比起来,后者就容易理解一些,毕竟“鼎”是古代权利的象征。俗话说“天子九鼎”,九鼎也就是天子专用礼器。 “中原”就是黄河中下游的地区,在古时候各朝代是政治和经济中心,也为兵家必争之地! 于是“问鼎中原”就成了夺取国家政权,觊觎天下之野心的代名词。 那这个“逐鹿”该如何解释呢? “逐鹿”最早出现在姜子牙的兵书著作《六韬》中:“取天下…

2025年3月19日 0条评论 710点热度 0人点赞 admin 阅读全文
历史典故

为什么说“买东西”不说“买南北”

人们去市场,去超市购物,有时说去“买东西”来代指购买一些商品的名称。那么,为什么不说“买南北”呢?当然,这是个老话题了,但我今天老话重提的目的是——把关于“买东西”'的解释,归纳在一起,以便于大家一目了然。 一、“买东西”与南宋大儒朱熹有关系。 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在街头遇上好友盛温和,盛手提一竹篮子说自己急着去店铺,回头约朱到家长叙,朱望盛手中竹篮问:“贤弟手提竹篮何用?”盛答:“装东西”,朱问:“不能装南北吗?”盛答:“不可,东方属木,西方属金,竹篮子装得,南方属火,北方属水,竹篮子何装?”后世据此说,买货物称…

2025年3月19日 0条评论 628点热度 0人点赞 admin 阅读全文
历史典故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的到底是什么?

俗话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人总是在相互比较中不断挑战自我,获得成长和进步。 人们又常说“世人皆说路不齐,他人骑马我骑驴。回头看看推车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说的是一个人总是处于中间的位置而满于现状,既不名列前茅,也不吊车尾。 那么最早在这句话里面,比的是什么?是武功还是文采,又或是金钱和地位? 要知道比的是什么,得知道这句成语出自哪里。 有人说此成语最早出自战国中期典籍《太一生水》中:“不足于上者,有余于下,不足于下者,有余于上。” 粗略一看,的确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意思,但放在原文里含义就完全不同了。 …

2025年3月16日 0条评论 810点热度 0人点赞 admin 阅读全文
文化常识

为什么中国人夸人要用“牛”,而不用“马”?

我们在球场上看到某个人打球很厉害时,只要我们说上一句“牛啤”,立刻就能让对方心里产生一丝亲近感,这就是文化的感染力。 诸如此类的话还有“牛人”、“牛气冲天”、“你太牛了”,在我们中国人的文化里,它们都有一层共同的意思:你太厉害了! 牛这个字,在我们的生活中,仿佛有一种特殊的魔力,生活在大江南北的人们,都能因为这个字产生共鸣。 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将马、牛、羊、豕、犬、鸡视作“六畜”,谁家拥有了它们,也就意味着谁家境殷实,是大富人家。 六畜作为人最早驯养的几种动物,我们对它们并不陌生,它们是人类主要的肉食来源和生产工…

2025年3月13日 0条评论 1040点热度 0人点赞 admin 阅读全文
文化常识

“五大三粗”是哪“五大”,哪“三粗”?

“猛回头,身后站着一个五大三粗的人,仔细一看是大贵。” 这段话出自梁斌的《播火记》,也是成语“五大三粗”的出处。这个成语原意是形容人高大粗壮,身材魁梧,一般是用来形容男人。也可以说一个男人孔武有力,威武不凡。这样看来这个成语是个褒义词,但是如果现在有人评价你五大三粗你会愿意吗? 没错,“五大三粗”在现代汉语中确实是一个贬义词,如果形容一个男人粗鲁蛮横、不修边幅,往往会说五大三粗。听到这个词就会给人感觉这个人是个长相丑陋、四肢发达的莽夫。 可是老祖宗却认为“男人有五大三粗,尽享人间清福”,拥有这些条件的是健康富贵的象…

2025年3月12日 0条评论 849点热度 0人点赞 admin 阅读全文
文化常识

猪八戒的“八戒”为哪八戒?

猪八戒是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他还有猪刚鬣、猪悟能等称呼,孙悟空也经常喊他“呆子”。影视剧中猪八戒一直以呆笨可爱滑稽的形象出现在电视机里,承包了我们童年不少的笑点。那么既然叫“八戒”,它到底指的哪八戒呢? “猪八戒”怎么来的 八戒本为天蓬元帅,后因调戏嫦娥而被贬到人间,又因投错胎,张相嘴脸与猪相似。后皈依佛门在高老庄被孙悟空收服拜唐僧为师,取名为悟能。 拜师后一直吃素的悟能向唐僧请求开荤被拒绝,于是唐僧就给他又取了个名字为“八戒”,这就是猪八戒的来历,也是西游记中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情节。 原著中三藏道:“…

2025年3月8日 0条评论 890点热度 0人点赞 admin 阅读全文
历史典故

古人说的“一问三不知”,究竟指的是哪三不知?

一问三不知是一个汉语词汇,现指怎么问都说不知道。三不知,指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另外,一问三不知也有装糊涂,假装不知道的意思,有明哲保身的意味。出自《左传》。 一问三不知也有装糊涂,假装不知道,故意不告诉对方的意思,有明哲保身的意味。还有不知其然,不知其所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意思。 句子出自于古代春秋末期鲁国人左名明的《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 出处: 公元前468年,晋国的荀瑶率兵攻打郑国,齐国为防止晋国强大,就派陈成子带兵援郑。 两军对垒之际,有个名叫荀寅(中行文…

2025年3月2日 0条评论 1296点热度 0人点赞 admin 阅读全文
文化常识

“二月二”为啥要理发?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到了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节来了。据说,这个节日原本起于游春,后又逐渐增添了理发等民俗活动。此时万物复苏,是开始农耕的最佳时机。 为啥这个时候要去理发?为什么要吃饺子?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郑艳认为,民间曾经流传着“正月不理发”的习俗,“二月二”理发是希望精神百倍迎接未来的日子。 至于吃饺子,则是因为它原本就是很多人熟悉的节日食品,加上外形很像耳朵,所以此时吃饺子就叫做“食龙耳”,人们期待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01 为啥时间是二月初二? 在中国传统节日体系中,“二月…

2025年3月1日 0条评论 797点热度 0人点赞 admin 阅读全文
12345…8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三更半夜”说的是现在的几点到几点? 中秋何时成为团圆节 退避三舍中的“三舍”,指的是多远?其中又有什么哲理? 创始人为何叫鼻祖,甲骨文揭开秘密,原来自字本意为鼻 衣是衣,裳是裳,古代的“衣裳”,原来是这么回事!看完涨知识了 古代也有三军统帅,那么当时的“三军”如何划分,都有何功能? 刘邦称帝后,为了避免父亲给他下跪,想出一妙招,后世沿用两千年。 为什么用小蛮腰形容女子细腰是什么意思 打麻将“和”牌为什么叫“和(hú)”牌? 酱油分生抽和老抽,“抽”指的是啥意思?区别很大,看完长知识了 古语说“三长两短”,是哪三长和哪两短?专家:有4个历史渊源 一个古代服务员的故事——店小二这一称呼的由来
上厕所为什么用“上”,下厨房为什么用“下”?两者有何不同?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什么是“三教九流”?66个必备中国文学常识元旦诗词6首,6种人生情境说说腊八节2024年十大语文差错公布!超长古诗文9关挑战说说除夕“我的生肖到底属啥?”这事儿竟然是有国家标准的!“重塑哪吒”为啥非得用藕?申公...公...豹一家的真身是什么动物?
治愈人心的8首诗,累了,就读一读 家规家训100句 上厕所为什么用“上”,下厨房为什么用“下”?两者有何不同? 一个古代服务员的故事——店小二这一称呼的由来 中华礼仪用语 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词名句 古代文献中,中国的别称 左派右派、左倾右倾、左翼右翼,傻傻分不清楚 信口雌黄,雌黄是什么? “我的生肖到底属啥?”这事儿竟然是有国家标准的! 毛泽东诗词全集(共134首) 楼顶四周的墙为什么叫“女儿墙”?
本站QQ群: 73530681
建站是情怀!本站所转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有益信息宣传中国文化,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并且我们已标明出处,若有侵犯,请联系:readweb#qq.com (#换成@)删除。

COPYRIGHT © 2022 cunwo.cn.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

黔ICP备0700126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