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窝文化知识

  • 首页
  • 汉语拼音
  • 字词归纳
  • 名句名篇
  • 历史典故
  • 文化常识
  • 琴棋书画
村窝
这里是地球村里的安乐窝,一个介绍文化知识的网站。
  1. 首页
  2. 历史典故
  3. 正文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的到底是什么?

2025年3月16日 374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俗话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人总是在相互比较中不断挑战自我,获得成长和进步。

人们又常说“世人皆说路不齐,他人骑马我骑驴。回头看看推车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说的是一个人总是处于中间的位置而满于现状,既不名列前茅,也不吊车尾。

那么最早在这句话里面,比的是什么?是武功还是文采,又或是金钱和地位?

要知道比的是什么,得知道这句成语出自哪里。

有人说此成语最早出自战国中期典籍《太一生水》中:“不足于上者,有余于下,不足于下者,有余于上。”

粗略一看,的确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意思,但放在原文里含义就完全不同了。

此句在原文中翻译过来是说的天地之间相互补缺,上面不足的,下面就会富裕,下面不足的,上面就会补足。

实际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出自汉代学者赵歧所著的《三辅决录》,里面记载了汉代长安的著名人物,因所记录人物都已亡故,可自由抒发自己的看法,所以名曰“决录”。

里面关于书法家张芝的评价就是“上比崔、杜不足,下比罗、赵有余”,意思是张芝的书法在“崔、杜”二人与“罗、赵”二人之间,后人据此引申出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句成语。

所以说比的不是其他的,正是书法,虽然如今早已超出了书法的范畴。

张芝本为东汉时期的著名书法家,曾拒绝朝廷的征召,一心研习书法,最擅长的就是草书中的“章草”,有“草书之祖”、“草圣”之称。

后人更是将其与钟繇、王羲之和王献之并称为“书中四贤”。

其中“崔、杜”所指的是同为东汉著名书法家崔瑗和杜操,他们均以其独特的书写风格而闻名于世,在笔画、结构或是气韵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而“罗、赵”则指的是罗晖与赵袭,此二人成名稍晚,虽与崔杜相比稍为逊色,但也有其各自的独特之处。

于是张芝曾在给太仆朱赐的一封信中,自比崔杜尚有不足,而相比罗赵二人却略有余地。

虽然此行为在当时有贬低他人,夸赞自己的嫌疑,但张芝在信中也曾提到,正气可以化除邪恶,人若无过,邪不自起。

所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表示满足于此时处于中等的现状,而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种自我陶醉。

 

来源:有趣冷知识微信公众号

标签: 暂无
最后更新:2025年3月16日

admi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风筝与古筝:从历史到名称的渊源 俗语“不撞南墙不回头”中的“南墙”,到底是指什么墙? 为什么是“装蒜”,而不是“装葱”或者“装姜”? 古代的更夫是如何判断时间的?他们除了打更,还有项更重要的任务 “压轴戏”是不是最后一个节目? 无事不登三宝殿?那哪些事情可以登? 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的驷: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文读懂姓、氏、名、字、号 今日夏至!夏天的20个雅称,你知道几个? 常见的106个多音字 “一骑红尘”,很多人都读错了…… “平头百姓”为什么叫平头,难道都是推了平头吗?
中国古代纪年月日中国古代官职类文化常识汇总中国各个城市别称大全,古称别称和雅称150条千古流传的对偶佳句上厕所为什么用“上”,下厨房为什么用“下”?两者有何不同?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什么是“三教九流”?66个必备中国文学常识元旦诗词6首,6种人生情境说说腊八节2024年十大语文差错公布!超长古诗文9关挑战
古今单位换算 一件事没着落为什么说“黄了”? 66个必备中国文学常识 古人对十二个月的称谓 春联、“福”字知识点 象棋中的“車”,为什么念“ju”呢? 55句“古诗词之最” 唐诗三百首(全) 何谓“下榻”,有“上榻”这种说法吗? 古代文献中,中国的别称 “逐鹿中原”为什么是逐“鹿”,而不是其他动物? 关于“迎春”的古诗词大全
本站QQ群: 73530681
建站是情怀!本站所转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有益信息宣传中国文化,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并且我们已标明出处,若有侵犯,请联系:readweb#qq.com (#换成@)删除。

COPYRIGHT © 2022 cunwo.cn.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

黔ICP备0700126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