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窝文化知识

  • 首页
  • 汉语拼音
  • 字词归纳
  • 名句名篇
  • 历史典故
  • 文化常识
  • 琴棋书画
村窝
这里是地球村里的安乐窝,一个介绍文化知识的网站。(cwv.cn 村窝V)
文化常识

什么是“三教九流”?

什么是“三教九流”? 三教九流原意是指宗教和学术上的各种流派。后来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 1、三教是指三大传统宗教,即儒教、佛教和道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儒、释、道。三教的说法源自于三国时代。 儒教为孔子所创,但并非宗教。汉朝时儒学的崇拜者,为了提高孔子的地位,就把儒家学说渲染的像宗教一样。提出以“仁”为最高信仰;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终极目标。如此便被人们看作是宗教并被接受。从南北朝时开始称作儒教或圣教。视孔子为教主。中国历代王朝基本都以儒教为国教,儒教是礼乐文明的代表。 佛教…

2024年11月12日 0条评论 1536点热度 0人点赞 admin 阅读全文
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到了唐朝已经相当完善。你知道吗?在那个时代,如果你不是贵族子弟,想要出人头地,科举几乎是唯一的途径。一个穷书生只要通过了科举考试,就能一步登天,成为朝廷的官员,这简直就是现代版的“逆袭”。 科举考试的初衷是为了选拔人才,打破门第观念,使得更多有才能的人能够为国家服务。隋文帝杨坚为了改变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创立了科举制度。从此,科举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选官制度之一。 科举考试可不是闹着玩的。它分为好几个级别,从乡试到会试再到殿试,每一步都像是过五关斩六将。乡试相当于现在的省考,只有…

2024年10月27日 0条评论 1677点热度 0人点赞 admin 阅读全文
文化常识

上厕所为什么用“上”,下厨房为什么用“下”?两者有何不同?

在我们现代生活中,很随意就会说出上厕所,下厨房的话语,这两件事情太普通了,以至于大家都没怎么细究过,为何古人流传下来的是上厕所而不是下厕所呢?为何要说下厨房而不是上厨房呢?两者有何不同? 实际上,之所以会形成“上厕所、下厨房”的说法,主要是三个原因,分别是古人看重风水、厨房和厕所的构造不同、尊卑思想。 古人的风水讲究 在我们中国古代,建造房子的时候,都讲究一个坐北朝南,认为这样建造出来的房屋才会让家里更加和谐。虽然现在城市中建造楼房,已经不讲究这些了,但是从科学角度来说,古代的之所以选择坐北朝南的走向还是比较有道理…

2024年10月17日 0条评论 1659点热度 0人点赞 admin 阅读全文
名句名篇

150条千古流传的对偶佳句

写人记事 1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2 名扬四海,声震八方。 3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4 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5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6 功盖天下,誉满山河。 7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8 久早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9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10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1 与天地并寿,同日月齐光。 12 斯人千古少,此曲世间无。 13 惜花春起早,爱月夜眠迟。 14 处处春光好,村村气象新。 15 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上脸来。 山水花鸟 1 桃灼灼,柳依依。 2 雪茫茫,雨霏霏。 3 山抹绿…

2024年10月11日 0条评论 1604点热度 0人点赞 admin 阅读全文
文化常识

中国各个城市别称大全,古称别称和雅称

中国城市别称 雾都(重庆) 花城(广州) 羊城(广州) 春城(昆明) 陶都(宜兴) 蓉城(成都) 山城(重庆) 禾城(嘉兴) 河城(开封) 鲤城(泉州) 鹭城(厦门) 榕城(福州) 江城(武汉) 彭城(徐州) 宛城(南阳) 泉城(济南) 铜城(东川) 宜城(安庆) 矾城(平阳) 汞都(铜仁) 果城(漳州) 药城(樟树) 锡都(个旧) 瓷都(景德镇) 煤城(抚顺) 水城(苏州) 冰城(哈尔滨) 金城(兰州) 银城(益阳) 石头城(南京) 鹿城(包头) 雁城(衡阳) 日光城(拉萨) 鹅城(百色) 平城(大同) 石油城(…

2024年9月18日 0条评论 3100点热度 1人点赞 admin 阅读全文
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官职类文化常识汇总

中国古代官职类文化常识汇总 (一)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 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旳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1.中央官制。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太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厚实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省、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

2024年7月14日 0条评论 2185点热度 2人点赞 admin 阅读全文
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纪年月日

中国古代纪年月日 【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如《冯婉贞》:“咸丰庚申,英法联军白海入侵。”咸丰,皇帝年号;庚申,干支纪年。“六十甲子”依次是: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

2024年7月9日 0条评论 2428点热度 0人点赞 admin 阅读全文
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称谓大全

中国古代称谓大全 (一)尊称(敬称) 1 对帝王的尊称:万岁、君主、天子、圣上、圣驾、陛下 2 对太子、亲王的敬称:殿下、千岁、 3 对将军的敬称:麾下 4 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尊称:称使节:节下;尊三公、郡首等一定地位的人称:阁下 5 对对方或对方亲属的尊称:令、尊、贤、仁 令:称对方父亲:令尊;称对方母亲:令堂; 称对方妻子:令阃;称对方兄长:令兄; 称对方儿子:令郎; 称对方女儿:令爱;称对方的妹妹:令妹 尊:用以称对方有关的人或物: 称对方父母:尊上;称对方父亲:尊公、尊君、尊府 称对方母亲:尊堂;称对方亲戚…

2024年6月29日 0条评论 2364点热度 0人点赞 admin 阅读全文
历史典故

古代文献中,中国的别称

古代文献中,中国的别称   中国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它有灿烂的文化和五千年的文明史,每一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都深深地爱着这个国家,因此,赋予了它许多美好的别称。 一、赤县神州 赤县神州之称最早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其中提到战国时齐国有个叫邹衍的人,他说:“中国名曰赤县神州。”后来人们就用赤县神州来指代中国,有时合用,有时分开用,或称赤县或称神州。 二、华夏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古代将华夏族人居住的中原地区称为华夏,周边则称为夷蛮戎狄。作为中国的代称,华夏一词…

2024年6月28日 0条评论 2098点热度 0人点赞 admin 阅读全文
文化常识

三十座中国古都

三十座中国古都 1.西安一一关中险胜,西都长安 2.洛阳一一伊洛名城,东都洛阳 3.北京一一华北锁钥,千载京师 4.南京一一虎踞龙蟠,六朝古都 5.开封一一富丽天下,北宋汴梁 6.杭州一一人间天堂,南宋临安 7.安阳一一大邑殷商,北朝邺城 8.郑州一一商初西亳,郑韩故城 9.大同一一北魏平城,辽金西京 10.成都一一天府之国,蜀汉之都 11.太原一一天王三京,北都其一 12.临淄一一东方大邑,齐国之都 13.荆州一一荆楚郢都,名城江陵 14.商丘一一燧皇故邑,商宋故都 15.沈阳一一关外名城,满清盛京 16.大理一…

2024年6月26日 0条评论 2092点热度 0人点赞 admin 阅读全文
1…910111213…19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衣是衣,裳是裳,古代的“衣裳”,原来是这么回事!看完涨知识了 古代也有三军统帅,那么当时的“三军”如何划分,都有何功能? 刘邦称帝后,为了避免父亲给他下跪,想出一妙招,后世沿用两千年。 为什么用小蛮腰形容女子细腰是什么意思 打麻将“和”牌为什么叫“和(hú)”牌? 酱油分生抽和老抽,“抽”指的是啥意思?区别很大,看完长知识了 古语说“三长两短”,是哪三长和哪两短?专家:有4个历史渊源 一个古代服务员的故事——店小二这一称呼的由来 周公与做梦有啥关系 古代与龙、凤、麟并称“四灵”的龟,后来怎么沦为了骂人的话? 说说中国古代学堂的雅称:私塾、书院、国子监等 历史上为什么要叫“黎民百姓”,”黎明百姓”从何而来?
中国各个城市别称大全,古称别称和雅称150条千古流传的对偶佳句上厕所为什么用“上”,下厨房为什么用“下”?两者有何不同?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什么是“三教九流”?66个必备中国文学常识元旦诗词6首,6种人生情境说说腊八节2024年十大语文差错公布!超长古诗文9关挑战说说除夕“我的生肖到底属啥?”这事儿竟然是有国家标准的!
爆竹的前世今生,从真烧竹子到火药发明之后的鞭炮年俗 说说腊八节 “我的生肖到底属啥?”这事儿竟然是有国家标准的!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古时候“一炷香”、“一盏茶”、“一顿饭”是现在的多长时间? 周公与做梦有啥关系 上厕所为什么用“上”,下厨房为什么用“下”?两者有何不同? 为什么把礼让别人称为“退避三舍”? 为什么说“黄花菜都凉了”?黄花菜凉了会怎样? 古今单位换算 100个常用俗语(含解释) “重塑哪吒”为啥非得用藕?
本站QQ群: 73530681
建站是情怀!本站所转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有益信息宣传中国文化,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并且我们已标明出处,若有侵犯,请联系:readweb#qq.com (#换成@)删除。

COPYRIGHT © 2022 cunwo.cn.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

黔ICP备0700126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