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半夜”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平时通常用来形容深夜很晚了,那这个“很晚”到底有多晚呢?具体指的是几点钟?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知道古代的计时方法。 《左传》:“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对时间就有了一定的概念,不过最早的一天并不是像现在分为二十四个小时,而是十个。 到了汉代,天文学家落下闳主持编制了《太初历》,将一天一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对应如今的二十四小时,分别从“夜半”到“人定”,同时也对应“子丑寅卯...”十二地支。 “夜半”为一天的开始,也叫“子时”,指晚上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