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窝文化知识

  • 首页
  • 汉语拼音
  • 字词归纳
  • 名句名篇
  • 历史典故
  • 文化常识
  • 琴棋书画
村窝
这里是地球村里的安乐窝,一个介绍文化知识的网站。(www.cwv.cn 村窝V)
  1. 首页
  2. 历史典故
  3. 正文

历史上为什么要叫“黎民百姓”,”黎明百姓”从何而来?

2025年8月11日 583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在战国以前的时代,“百姓”是指有姓之人,“姓”这个字,分开来就是“女”、”生”,什么样的女人生的(或者在一个什么地方生的)儿子,就得了一个相应的姓。相传黄帝的母亲是住在姬水边上的,所以黄帝就姓姬;舜的母亲是住在姚虚的地方,所以舜就姓姚了。那时候,子并不跟看父亲姓,比如黄帝,就给他的后代分别赐了12个不同的姓。所以那时候有姓的都是王公贵族,“百姓”也就是“百官”。一般的平民,不知道他的老祖宗的妈妈在哪里住的,老祖宗又无权无势,够不上称“百姓”,只能说是“黎民”,或者被称为“庶民”。

到战国时代以后,在贵族和奴求之间出现了一个既不是贵族(可能祖上是贵族后来没落了)也不是奴隶(可能祖上是奴隶,后来被主子给放生了)的一个阶级,他们的人数慢慢地比贵族和奴隶还多了起来。因为他们也有姓,并且姓氏旁杂,所以“百姓”和“黎民”或“庶民”就变成一回事了,书上就有了“黎民百姓”的词语。

几千年前,在黄河流域集中着几个势力较大的部落,有黄帝族、炎帝族、夷族和九黎族等。他们之同经过多年的征战,最后黄帝和炎帝族的部落联盟共同战胜了九黎族。其中黄、炎、夷三个部落的联盟,是由大约100个氏族构成的因此统称“百姓”,而在战争中抓到的九黎族俘肃就称作“黎民”。百姓与黎民,意味着奴隶主与奴隶的区别。

到了西周奴隶制时期,“百姓”成为贵族的通称。这时的黎民(也称度民)包据自由民、农奴、奴隶,与百姓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大阶级。

到了春秋末期,随着宗族世制的破坏,土地私有制的出现,百姓的地位逐渐降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最后也降到黎民的行列中来。因此,后来就将黎民与百姓统一称谓了。

 

 

来源:搜狐号-忆回青史

 

 

标签: 暂无
最后更新:2025年8月11日

admi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退避三舍中的“三舍”,指的是多远?其中又有什么哲理? 创始人为何叫鼻祖,甲骨文揭开秘密,原来自字本意为鼻 衣是衣,裳是裳,古代的“衣裳”,原来是这么回事!看完涨知识了 古代也有三军统帅,那么当时的“三军”如何划分,都有何功能? 刘邦称帝后,为了避免父亲给他下跪,想出一妙招,后世沿用两千年。 为什么用小蛮腰形容女子细腰是什么意思 打麻将“和”牌为什么叫“和(hú)”牌? 酱油分生抽和老抽,“抽”指的是啥意思?区别很大,看完长知识了 古语说“三长两短”,是哪三长和哪两短?专家:有4个历史渊源 一个古代服务员的故事——店小二这一称呼的由来 周公与做梦有啥关系 古代与龙、凤、麟并称“四灵”的龟,后来怎么沦为了骂人的话?
150条千古流传的对偶佳句上厕所为什么用“上”,下厨房为什么用“下”?两者有何不同?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什么是“三教九流”?66个必备中国文学常识元旦诗词6首,6种人生情境说说腊八节2024年十大语文差错公布!超长古诗文9关挑战说说除夕“我的生肖到底属啥?”这事儿竟然是有国家标准的!“重塑哪吒”为啥非得用藕?
“五大三粗”是哪“五大”,哪“三粗”?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 《吕氏春秋》里的智慧 唐诗三百首(全) 退避三舍中的“三舍”,指的是多远?其中又有什么哲理? 乱七八糟,为什么不是乱二三糟、乱五六糟? 为什么说“不管三七二十一”,而不是四七二十八呢? 小学语文“的、地、得”词语搭配积累 中国历史上最受欢迎的40首古诗词 “胡说八道”说的是哪八道? 寺庙寺庙,“寺”和“庙”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小学语文1-5年级必须掌握的400个成语及解释
本站QQ群: 73530681
建站是情怀!本站所转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有益信息宣传中国文化,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并且我们已标明出处,若有侵犯,请联系:readweb#qq.com (#换成@)删除。

COPYRIGHT © 2022 cunwo.cn.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

黔ICP备0700126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