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了”在口语中经常被指事情没办成,或者说中途突然结束。比如谈恋爱的两个人突然分手,我们称之为“黄了”。 为什么用“黄”这个颜色来代表没有成功而结束?按理说用“黑”不更好吗? 首先,我们来看看“黄”在古代有没有可能含有“失败”之意。 “黄”作为颜色是古代五色之一,而颜色是一种比较抽象的东西,可以是任意形状,无法用简单的符号来表达,因此不可能形成象形字,只能从其他带有黄色的物体转变而来。 东汉许慎在《说文》中的解释是“黄,地之色也。”,“从田,从炗(同光)”,意思是大地被火烧过之后,剩下的只有黄色的土。因此“黄”最初…